太魯閣藝駐計劃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緣起於思考是不是能透過策展實踐,讓藝術工作者進駐國家公園揭示另種人與自然關係的想像,透過藝術家與太魯閣族大同大禮部落又稱黑暗部落的居民交流,在國家公園內部落住民與當代藝術社群相逢、疊合與交叉實踐的過程,回應前述另種人與自然關係的提問。法國哲學家費利克斯・瓜塔里(Félix Guattari)曾在《三個生態學》(The Three Ecologies, 1990)中暗示了共生(living together)概念的重要性,兩個質性殊異的展覽空間—立霧山大同大禮部落及TCAC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端看藝術在此差異中演繹出不一樣的感性。預期在為期兩週的展期,在 TCAC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舉行藤藝工坊(7/23,7/24,7/30,7/31)及兩梯同禮部落之旅(7/30-31),名額有限歡迎前往報名。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為「2015開放策展學校」策展人展覽發表提案之獲選計畫。

關於駐山計畫

〈庭院保育〉,余曉冰

某次在東柏林郊區意外地發現了一個中國式的庭院,開始對出現「文化限定」(culturally-bound)日常經驗產生的關注。〈庭院保育〉概念來自在發現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大同大禮部落屋主都會在屋外的私人區域種植特定的植栽,也同時聽聞政府因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育(nature conservation)的需求所以將族人安置到山下居住的故事,於是希望透過〈庭院保育〉提問什麼才是正確的自然培植(cultivation of nature)之道。計畫中將與部落藤藝家都姆恩.馬邵合作,在 TCAC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及都姆恩山上竹屋周圍建置庭院,台北展區的植物將以都姆恩期待的植栽及森林公園內亞洲水泥公司生態園區的植物為主,展覽結束後會將台北的植株移植到都姆恩的家回應對於自然意義的提問。

〈染料與耶穌〉,歐靜雲

與大同部落部落彩虹屋簡大姐聯繫後了解許多關於部落的故事,了解太魯閣族人在處理信仰上,同時保留了他們的祖靈與耶穌,故事中的膽汁發黑的原因來自於與這座山距離遙遠的異文化-罪惡的起源。一直以來,部落的尊嚴、歷史與罪惡都和善的與非部落文化共存著,於是想在〈染料與耶穌〉處理一些關於黑色的事物,就像從部落織染、飲食與生活的經驗中找到一些傳統文化的灰燼,依收集自山上的黑色故事製作一系列關於聖經的插畫,在插畫製作過程中放入部落山上傳統生活中出現的植物汁液混在基底材上,就像那些故事裡燃燒在戰火、地緣、難以力抗生命改變後留存下來的魔法粉末。

〈此山非彼山〉,黃韶瑩

在立霧山回程的火車上,看著手機裡的相簿,手指輕快的滑過一張張照片回憶著立霧山的顏色,在這一連串日常的動作下卻形塑了與記憶無法共感的矛盾:不自覺自問為什麼手機的照片無法讓人聯想到身在立霧山當下的真實?於是發現影像的狡獪,因為它編造了斷裂並與真實產生距離。於是在多次來往台北與立霧山的過程中,常思考著是否能利用日常的材料或現成物來呈現個人的生活經驗,並從中尋找立霧山,重現山林的意象,這也是一個讓人重返立霧山的方法,同時與部落共感,從部落建立山友們對於立霧山的意象,也許部落的立霧山才是人們印象中的山,〈此山非彼山〉透過蒐集與重新建構的動作看見你我記憶中的山。

〈文明的腳步〉,詹奉宗

人類文明是用什麼角度看待大自然?人類所有與大自然的互動是否拉近了人類與自然的距離?進出立霧山多次,每每讓人讚嘆這邊的絕美景色、聽著單純開朗的族人訴說經歷遭逢的變化,思考著也許透過一個呈現大自然本質及貼近部落文化的創作來質疑人類文明在自然裡的活動。發想參展作品過程因每次上山都有不同的體悟,以致計畫構想一直變化,也由於部落傳統生活已不復在,僅能透過與部落居民互動及回到城市生活日常後查閱的資料,驚覺文明的腳步除了可以是巨大的入侵,也可以是亦步亦趨不知不覺地將當地文化發生質變,於是提出一個可以讓人在自然環境中不期而遇慢下腳步來體驗的創作-〈文明的腳步〉。

〈魯閣太魂 ─ 太魯閣族人捍守家園犧牲永記〉&〈立霧峽靈 ─ 一九一O年代太魯閣戰爭殤魂碑〉,秦政德

2015年夏的錐麓古道行,震懾於太魯閣峽的景觀,也難忘途中的日警持館代五郎之碑。隨後又在李崠、大混山隘勇線碰到渡邊要之墓,忍不住對自己提出了創作提問:「相對屢屢見到的日人遇難碑,為什麼沒有被侵入家園、憤而抵抗的原住民犧牲紀念碑呢?難道真是成王敗寇?歷史詮釋權始終掌握在強勢者?無法翻轉?或者只是我們一直遺忘、沒有行動?」因此這次的計畫,除了是回應自我創作提問,也是對百年前太魯閣戰爭中犧牲的族人之永念、不忘……

〈自然的無題〉,赤嶺智也

參展創作期望透過繪畫的方式回應希臘單字「生命(Bio-)」,畫面故事是赤嶺智描繪位小時童年回憶中在日本沖繩縣宇流麻市出現出現了巨大覺累的茂密森林-熟習但現已不復存在的穩定生長大自然,這樣的自然樣貌透過顏料及畫面的敘事提供的不僅是自然的景色,而是一種超越實指的超自然力量,也是另種自然存在的樣貌。

關於駐山研究員

余曉冰

關注在「跨文化」(trans-culturalism)的對話及其相關行動,透過創作企圖揭發被隱藏的歷史、被壓抑的記憶、空間和認同的倫理關係和個人與國家之間的無定形關係。近期在創作上聚焦在思考如何透過中國傳統庭院的建置為作一種創作工法,透過「庭院」開啟不同的歷史和文化之間的溝通,以此解繫和再繫我們已明瞭的文化意義及相關知識。

歐靜雲

以平面繪畫為主要創作的形式,常以神話知識中的宇宙觀、生命中的失落、歡愉的感官經驗與暴力的樣式為創作內容,同時以此作為作品感官視覺上的操作與命題的延伸,最後在創作中再現戰爭、享樂、宗教與人造事物之間關於與一些催情與癲狂的寓意,再思關於羞恥與關於罪惡的一切意義。

黃韶瑩

善於透過創作來回應個人生命經驗,透過觀看與閱讀牠者的身體,回應到自身的社會處境及牠者的生命狀態。同時思考身為人存在於社會中的我們,身體會因為環境而產生選擇性的變化,例如意圖符合社會期待樣貌或在身體上建置無形的社會框架等。以各種不同類型關於空間性的創作方式,透過材質與空間結合所產生的厚度,來回應藝術家所看的身體及找尋的另種身體可能的形狀-原初的模樣。

詹奉宗

自然與人類文明間消長關係為其創作持續發展命題,擅長以 「物質派對」式的雕塑及空間裝置方式創作,從即興拼裝拾得物、現成物及天然素材出發,以直覺方式來探索人類欲望操作下物質的能量流動與生命週期。讓觀者在緩慢沈思與凝視的過程中,建立個人與物質的私密性關係,來反思主流價值觀及資本主義世界無止盡的發展,挖掘被抑制的反動知覺、遊戲性的思維及覺察待被更新的心靈。

秦政德

朋友們叫他「阿德」,當年「文化美術系事件」的關鍵人物,也因文大事件創立與同學共同創立「小草藝術學院」工作室,自許為永遠的「小草 N 號志工」,藝術學院長年持續以在台灣歷史文物中發現的圖像為載體製作明信片。除了台灣歷史文件的收藏,在藝術創作的方法學上發展出極具個人特色的地理學田野工法,透過立碑的行動揭示及再現被人忽略及被宏大敘事遺忘的重要台灣歷史片段。

赤嶺智也

出現在赤嶺智也的作品的包括“沖繩”,“跳舞的人”,“能源”,“生命”和“活力” ,表達了當今在沖繩的生活。沖繩島是他的生長的故鄉,它位於日本南部縣之一。它由數百琉球群島的。沖繩據說在全日本最美麗的海灘,沖繩據說在全日本最美麗的海灘,它是大自然所包圍,最後這一切自然的事與不事都成為他繪畫創作上的自然繆思。

駐山研究員|赤嶺智也、余曉冰、都姆恩、秦政德、黃韶瑩、詹奉宗、歐靜雲

時間|2016 年 07 月 16 日至 31 日,週三到週六上午四時至下午七時
地點|TCAC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保安街 49 巷 11 號(捷運大橋頭站)&大同大禮部落,花蓮縣秀林鄉
開幕|2016 年 07 月 16 日,TCAC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上午四時
閉幕|2016 年 07 月 31 日,大同大禮部落達道的家,上午四時
 
主辦|森人
本計劃由中華民國文化部補助與支持。
特別感謝 TCAC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及台灣文化產業學會。